诗词大全

《偈颂二百零五首》

清彻性空水,圆明净智身。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
有成佛,有降神。
有彼岸,有迷律。
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
底时节,释迦文,恶水蓦头浇莫嗔。
何须念彼观音力,自然还著於本人。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二百零五首》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清彻性空水,
圆明净智身。
个中不洗体,
直下了无尘。

此诗表达了一种禅宗的境界,以水喻示人的本性。水清澈无杂质,代表了人的内心本质的纯净。诗中的"性空水"表达了清澈纯净的本性境界。

"圆明净智身"意味着觉悟的智慧和清净的身心状态。这里的"圆明"表示完满的智慧,"净智"则是指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表明无需通过外在的洗涤或修行,直接体悟本性的纯净。"不洗体"强调了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修行来追求纯净,而是直接领悟内心的清净。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禅宗的境界和修行的不同层次。"有成佛"意味着实现佛性,达到成佛的境界;"有降神"强调了修行者能够与神性相通的境界;"有彼岸"指的是禅宗追求的解脱境界;"有迷律"则表示修行者可能会陷入迷惑和迷失的状态。

最后两句"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通过音韵的叠加表达了修行的起因和原因。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境界和修行的层次,强调了内心本性的清净和直接体悟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音韵和意象的表达手法,使得诗意更显深远。

  • 《新荔枝四绝》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穠冰厚更芳馨。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

  • 《送汤中丞和蕃》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 《题郑氏北墅》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木老德亦熟,闻之

  • 《已亥杂诗 132》

    将左晨星一炬存,鱼龙光怪百千吞。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 《忆原上人》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 《庆江检详太夫人》

    记得迎承过葛川,穉金未肃嫩凉天。当时若径趋金阙,安得庐陵有此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