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
横须弥为概,量大海为斗。
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
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二十五首》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清净超脱的境界,表达了修行者对自我修炼的精神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
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
横须弥为概,量大海为斗。
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
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寥寥数语展现了修行者的境界和态度。首句“窦八布衫穿,大家出只手”表达了修行者的平凡和朴素,窦八是指一种粗布衣服,大家出只手则意味着与世无争、坦然接受一切。这里通过穿着简朴的窦八布衫,表达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横须弥为概,量大海为斗”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修行者的胸怀和境界之大。横须弥是佛教中的一座山,代表着无边无际的世界。将横须弥作为概括,量大海为斗,表明修行者的胸怀包容广阔,对世界的看法超越了常人的局限。
接下来的两句“生杀在前,收放在后,归功塞破虚空口”表达了修行者对生死和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生死和得失都是世间的无常,修行者将其看作是修行的一部分,将功德归于破除虚妄的修行,突破了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天童不敢相辜,甘作啼鸡吠狗”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天童是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僧侣,他们敬仰佛法,不愿辜负佛法的教诲。啼鸡和吠狗是世俗喧嚣的象征,修行者以啼鸡吠狗自比,表示甘愿忍受世间的嘈杂和烦扰。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修行者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净化的精神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通过对生死、得失的超越,修行者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以平凡的生活态度面对世间的种种纷扰。这首诗词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慈悲、超脱和平等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做个逍遥出世人。都缘传得好根因。收聚琼花香馥郁,新新。自然不住饮甘津。便把虚无常作伴,更将清净永为邻。贪养胎仙宁著假,真真。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不见泰山,一得百覆。文王之囿,草羡泉足。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寒日征骖懒复回,经宵仍喜驻岩隈。径盘幽迹遥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晓影瘦猿窥涧溜,夜声肥羜灹炉灰。我心非动我非静,白足禅僧无妄猜。
青州从事难再得,墙底数樽犹未眠。商略督邮风味恶,不堪持到蛤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