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却衲僧布袋头,天童拈来作气毬。
脚尖趯出佛无数,付与丛林作马牛。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二十五首》是宋代僧人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结下僧人的衲衣,如同收起布袋头,
天童捻起来做成气球。
脚尖跳出无数佛陀,
放入丛林中成为马与牛。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衲僧的衣袋与佛教的修行和苦行相联系,象征着修行者放下尘世的束缚。天童拈来的气球则代表着轻盈、逍遥和自由的心境。脚尖跳出的无数佛陀象征着在修行中超越了佛陀的存在,表达了超越世俗的境地。最后,将这些佛陀放入丛林中成为马与牛,意味着归于自然,回归世俗,将修行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作者通过衲僧的衣袋、气球和跳出的佛陀等形象,表达了超越尘世、超越自我、超越佛陀的境界。它呈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自在,以及将修行的智慧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境地。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性的意象,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这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深邃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周官人,家豪富。长安通检,最为上户。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叹利名,不坚固。使我灰心,转生开悟。行大道、一志无移,
茉莉天姿如丽人,肌理细腻骨肉匀。众叶薿薿开绿云,小蕊大花气淑贞。素馨于时亦呈新,蓄香便未甘后尘。独恨雷五虽洁清,珠玑绮索终坐贫。
绕寺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
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锁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不然何特异,摇荡此寰区。痴儿怖惧起,无衣冻不苏。尚恐山岳仆,宁暇小物谋。人生所托微,造化仁有余。明朝木杪静,晏晏看天衢。
安流倏忽起奔湍,非雨非风势使然。尽道川流能险恶,不知世有险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