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七十八首》

内若不动,外必不乱,个是丛林知有汉。
而今识得不为冤,自家兵马何须战。
心因不生境缘断,体若虚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一段光明洗痴暗。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七十八首》是宋代释正觉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内若不动,外必不乱,
个是丛林知有汉。
而今识得不为冤,
自家兵马何须战。
心因不生境缘断,
体若虚空勿崖岸。
霜天皎月上中峰,
一段光明洗痴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外部环境的稳定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内心保持稳定和平静,外部世界就不会引起混乱。他说自己是一个出家人,生活在僧院中,因此能够理解内心安宁的重要性。他认为现在明白了内心的宁静并不是冤屈,没有必要战斗和争斗。他提到心境清净,不被外界的事物所扰乱,身体则像虚空一样,没有崖岸的束缚。最后,他以霜天明月上升中峰的景象来比喻内心的光明洗涤无知和黑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平静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作者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对于维持外界的稳定和平衡的重要性。他的观点体现了佛教的思想,强调内心的冷静和超脱。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诗词表现出作者对内心光明和清净的向往,以及他对世俗争斗和纷扰的超越。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心灵解脱的向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思考的氛围。

  • 《偈颂一百零九首》

    风不来,树不动。沩仰父子,互呈体用。三十乌藤话已行,万牛回首丘山重。

  • 《题凤凰台》

    公子飘然有俊才,此台翻觉在尘埃。江淮浩渺洲渚没,凤鸟寂寥鸿雁来。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生平自厌胸中窄,万里霜天一日开。

  • 《到家》

    尘压征裘满,今朝喜到家。牵衣儿欲泪,满地菊初花。瓦甑添蒸芋,铜铛旋煮茶。安贫儒者事,何必恋天涯。

  • 《送张升卿宰新滏》

    官柳叶尚小,长安春未浓。送君浔阳宰,把酒青门钟。水驿楚云冷,山城江树重。遥知南湖上,只对香炉峰。

  • 《书怀四首》

    含笑花开洲上,忘忧草发台边。底事当忧莫忘,忘时便是无天。

  • 《五王夜燕图》

    积善坊中五王宅,重楼复阁辉金碧。大衾长枕共春秋,斗鸡走狗连朝夕。花萼楼前夜开燕,沉水凝烟灯吐焰。列坐申王兴岐薜,让皇降席同南面。昆仑琵琶凉州歌,当时进御染云和。宫声不属商声暴,琵声起少琶声多。独有汝阳知律吕,曾把流离陈明主。他日回銮蜀道中,不教审听铃淋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