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雨乍晴宝象明,东西南北乱云深。
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为汝清。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偈颂三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乍雨乍晴宝象明,
东西南北乱云深。
失珠无限人遭劫,
幻应权机为汝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印肃创作的《偈颂三十首》中的一首。诗人以风景描写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禅宗思想的境界。
诗的开篇写道:“乍雨乍晴宝象明”,这里的“乍雨乍晴”描述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天气现象,而“宝象明”则指的是佛法的智慧。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无常,而佛法的智慧则是指引我们超越世俗的困扰,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接下来的两句“东西南北乱云深”,以四个方位的乱云深深暗示了世界的纷扰和无常。这里的乱云象征着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困扰,而深则意味着无法轻易逃脱。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觉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两句“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为汝清”则直接点出了人们在世间追求各种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劫难。其中,“失珠”象征着人们失去了内心的宝贵之物,隐喻着追逐外在的财富和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追求。然而,“幻应权机为汝清”则表明只有超越幻象、认知权变的虚妄,才能获得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整首诗透过对天气、世界和人生的描绘,以及对佛法智慧和追求的思考,传达了禅宗的思想核心:超越纷扰、觉悟真理、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升华。通过反思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执着与追求,诗人呼唤人们应当超越幻象,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放。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无惭于白日,不枉别孤云。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一自朝云委路歧,春风吹梦托游丝。内家丛里分明见,仿佛盘旋立舞时。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止酒先立约,庶几守得坚。自约复自守,事亦未必然。约语未出口,意已惨不驩。平生死爱酒,爱酒宁弃官。亿昔少年月,与酒为志年。醉则卧香草,落花为绣毡。觉来月已上,复饮落花前。衰肠不禁酒,此事今莫论。因酒屡作病,自祟非关天。朝来腹告痛,饮药痛不痊。锐欲绝伯雅,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