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四首》

瞿昙打失眼睛时,雪里梅花只一枝。
而今琶处成荆棘,却笑春风缭乱吹。
诸方说禅,清凉念诗。
烧香点烛拜泥团,脑后辽天鹞子飞。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瞿昙(音译)打失眼睛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梅花、琶、荆棘、春风等意象,表达了禅修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诗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雪中孤傲的梅花,象征着禅修者在逆境中的孤立与坚韧。然而,如今身处琶处(可能指禅堂),却被荆棘所困,表达了禅修者在修行路上遭遇困难和挑战的现实。尽管如此,作者仍然笑对春风的吹拂,彰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诗词中提到了禅修和诗歌的修行,这是对心灵修炼和文学创作的双重呼应。通过烧香、点烛、拜泥团等仪式动作,表达了禅修者的虔诚和专注。而脑后飞翔的辽天鹞子则象征着禅修者开阔的心灵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禅修者面对逆境的坚韧和乐观态度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的修行境界和心态,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词中采用了自然意象和禅修元素的融合,给人以清凉、超脱的感觉。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诗词具有深远的禅意,引发读者对生活、修行和心灵境界的思考。

  • 《村居初夏》

    故乡风物胜荆吴,流水青山无处无。列植园林多美果,饱鉏畦垄富嘉蔬。桥边来淬劙桑斧,池畔行芟缚粽菰。我有素纨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图。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七》

    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岸经。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阴桑柘石门青。

  • 《刘兵曹赠酒》

    一瓶颜色似甘泉,闲向新栽小竹前。饮罢身中更无事,移床独就夕阳眠。

  • 《冬日杂兴六首》

    小园晴自扫,曝日坐前轩。野鼠穿山叶,寒乌啄草根。短篱藩隙地,别径入孤村。幽趣供岑寂,淹留不复论。

  •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

  • 《秋思》

    巢燕成归秋景奇,颇容老子醉哦诗。山晴更觉云含态,风定闲看水弄姿。痛饮何由从次道,并游空复忆安期。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