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
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祖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探讨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质。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
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揭示了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和理解。诗词的第一句“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表达了人们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无法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美。作者用“昏沉散乱”形容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暗示着人们在日常琐事中迷失了对真相的洞察力。而“本地风光”则象征着真实的本质和美好,它隐藏在昏暗混乱的表象之下,需要我们通过深入思考和觉察才能发现。

第二句“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实和纯粹的追求。作者运用“绝点”和“纯清”来形容真常,强调了其纯粹和清澈的性质。真常是指存在于世界之中、超越变化的永恒真理,而“流注”则意味着真常在世界中不断流动和显现。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呼唤人们去追求真常的流注,寻找真实和纯粹的存在。

接下来的一句“非不非,不是不”表达了对于真实性质的思考和探索。这句话的意思是,真相既不是不存在的,也不是完全不存在的,它存在于世界之中,但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觉察来发现。诗词中的反复和对称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强调了探索真相的复杂性。

诗词的最后两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则表达了对于微小差距的重视和对于琐碎事物的忽略。作者通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来告诫人们,微小的差别可能导致巨大的后果,需要我们保持警觉和敏感。而“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则表达了对于琐碎事物的不屑一顾,强调了对于真常和本质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和世界的本质。它呼唤人们超越表象和琐碎,通过深入思考和觉察,去追求真实、纯粹和永恒的存在。它提醒我们微小的差异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敦促我们摒弃琐碎的事务,专注于真理和本质的追求。

  •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

    定交初何年,昔齿会稽学。君壮我尚少,道复先我觉。子时于众人,百鸟一鸑鷟。学官程诸生,题品或义卓。众方缩手顾,君笔已一捉。落纸千馀言,浑如玉出璞。辞场或鼓行,无敢犯锋矟。有时谈遗经,圣贤在口角。愤疾异说妄,摘抉三传駮。语气清不休,旱天冽雷雹。南北俄乖张,同时

  • 《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两鬓秋风,掩关坐听黄昏雨。灯前自语。世乱甘清苦。蔓草愁烟,荒却东陵圃。归期阻。荆榛满路。投老知何处。

  •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 《又和》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 《电》

    玉女开天笑,骊龙弄月珠。照眸千壑满,应手一丝我。晻映同云表,行移转海隅。田夫占北极,明日雨平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