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荐福住院,事事万现。
露柱灯笼,三门佛殿。
若上若下,和光同尘。
有时又却,神头鬼面。

作者介绍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寺院中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神秘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荐福住院,事事万现。
露柱灯笼,三门佛殿。
若上若下,和光同尘。
有时又却,神头鬼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佛教寺院的景象,其中有荐福住院、万事皆现、露柱灯笼、三门佛殿、和光同尘、神头鬼面等图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直接的描写,展示了佛教寺院的景象。佛教寺院常常是人们追求心灵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地方。"荐福住院"表明佛寺是一个积累福德的地方,寺院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祥和和福报。

"事事万现"则表明在佛寺中,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包括露水、柱子、灯笼等。这些景象使人感到和谐而自然。

"三门佛殿"指的是佛寺中的三个门和佛殿。这里的"三门"可以理解为门的层次,也可以理解为门的数量。佛殿是寺院中供奉佛陀的场所。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佛寺的氛围更加庄严肃穆。

"若上若下,和光同尘"表达了佛寺中的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无论是高处还是低处,都可以与尘世中的一切和谐共处,不受纷扰之扰。

"有时又却,神头鬼面"则展示了佛寺中神秘的一面。诗人描绘了神头鬼面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越常规的感觉,使人对佛寺的神秘性产生兴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寺院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神秘感。诗人通过具体的图景,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佛教寺院的向往和思考。

  • 《题周丞相寿沙字》

    台星八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长声长。曾开星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 《重过华下》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 《家语引逸诗》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心报其德。

  • 《春日有感三首》

    情知老却流莺了,争奈狂如蛱蝶可。尚有紫薇红药在,佳人休唱怨春歌。

  •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 《击磐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