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三月十五,依旧神歌鬼舞。
未须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
临济瞎驴倒跨,云门正法眼普。
三人证鳖成龟,一任衲僧气鼓。
休气鼓,甜者甜兮苦者苦。
偃月长蛇不用呈,发机自有千钧弩。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良宵三月十五,依旧神歌鬼舞。
未须三四吐吞,且看七八吞吐。
临济瞎驴倒跨,云门正法眼普。
三人证鳖成龟,一任衲僧气鼓。
休气鼓,甜者甜兮苦者苦。
偃月长蛇不用呈,发机自有千钧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是三月十五的良宵。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仍然有神灵在歌舞,展现出非凡的神奇景象。诗中提到了一种吞吐的动作,以表达一种节制的态度,暗示人们不要过于贪婪,应该适可而止。接着,诗人引用了几个佛教的名词,如临济、云门等,用以象征修行者在追求智慧和觉悟的道路上的努力和成就。最后两句诗以气鼓的形象来比喻僧侣的虚荣心,呼吁他们放下这种虚荣,以甜者甜、苦者苦的心态面对人生。
赏析:
《偈颂一百零二首》通过描绘良宵和神奇景象,以及运用佛教符号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和修行者心态的思考。诗词深邃而富有哲理,通过简练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诗中的节制思想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警示和忠告,提醒人们要懂得适度,不要过于贪婪和放纵。而对于修行者来说,这种节制更加重要,需要保持清醒的心态,追求智慧和觉悟。
佛教的名词和隐喻的使用,为诗词增添了一层深意。临济、云门等佛教宗派和法眼普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在佛法指导下的努力和获得智慧的期许。而“三人证鳖成龟”这一语句,则以寓言的方式,暗示了一种转化和觉醒的可能性。
最后两句诗以气鼓的形象,揭示了虚荣心对于修行者的诱惑和障碍。通过呼吁放下虚荣,以甜者甜、苦者苦的心态面对人生,诗人表达了对于真实和平和的渴望。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夜晚景象和运用佛教符号,表达了对于人生和修行者心态的思考和警示。它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给予人们在追求智慧和实现内心平和的道路上的启迪和指引。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