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牯牛,偏捩拗。
酷暑云林,恣情{左足右孛}跳。
山前祖父田园,忍见离离荒草。
秋风正要及时耕,脱落鞭绳无鼻窍。
去住自如,收入在我。
牧笛声声送暮霞,故家深入千峰杳。
呜咿呜咿,莫教忘却来时道。
东篱菊染黄,秋浦茱凝翠。
古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渊明有眼无筋,错认白衣人至。
金风剪剪,玉露团团。
故人知此意,笑拍玉阑干。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零四首》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牯牛,偏捩拗。
这句诗以水牯牛为形象,描述了其身姿扭曲、扭捏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出一种不拘一格、独立自主的意境。
酷暑云林,恣情{左足右孛}跳。
这句诗以酷热的夏季和茂密的林木为背景,描绘了自由自在、尽情跳跃的景象。通过舞动的左足和右孛(一种舞蹈动作),表达作者在大自然中放飞自我、畅快欢跃的心情。
山前祖父田园,忍见离离荒草。
这句诗描述了山前祖父的田园景象,但却看到了蓬乱的荒草。作者内心感到忍受不住田园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农田荒芜的痛惜之情。
秋风正要及时耕,脱落鞭绳无鼻窍。
这句诗表达了秋风将要及时进行耕作的意愿,但却没有鞭绳和犁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田事业的关注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去住自如,收入在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生活方式的追求。无论是离开还是停留,都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自主。
牧笛声声送暮霞,故家深入千峰杳。
这句诗以牧笛声音伴随着夕阳余晖的背景,描绘了作者故乡深处在群山之中的景象。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宁山野生活的向往。
呜咿呜咿,莫教忘却来时道。
这句诗通过呜咿呜咿的呼唤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不忘记自己曾经所走过的道路的坚持。
东篱菊染黄,秋浦茱凝翠。
这句诗描绘了东篱上的菊花渐渐变黄,秋浦中的茱萸变得深绿。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了秋季的到来和大自然景物的变迁。
古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这句诗描绘了古佛放光明的景象,帮助众生觉悟,实现真实的本性和义理。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法教义的赞颂和对智慧的渴望。
渊明有眼无筋,错认白衣人至。
这句诗描述了渊明有着慧眼但缺乏筋骨,将一个穿白衣的人误认为至人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智慧和才情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判断力的警示。
金风剪剪,玉露团团。
这句诗描绘了金色的风剪切空气,玉色的露珠聚集成团。通过色彩和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秋季的美丽和变幻多姿的景象。
故人知此意,笑拍玉阑干。
这句诗表达了只有真正了解作者意境的故人,会对此深有共鸣,并笑着拍打玉栏杆来表示赞许。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真挚友情和对理解者的赞赏。
总的来说,《偈颂一百零四首》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色彩等元素描绘了丰富多样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意深沉而自由,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智慧、自由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感悟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诗性和对人生哲理的关注,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頳肩携担又催程,雨许孤灯照壁青。破县残更误传晓,马行十里见明星。
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鬓斑。初到庙堂温树冷,暂收霖雨岳云闲。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远山。惟有门生苦求见,竹斋花院一开关。
六龙承驭。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肃环卫、严貔虎。鸡人行漏传呼。灵景霁、星斗临帝居。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鸟。对越方初。笳鼓震,饶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柴类精诚,当契唐虞。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称文武。四表覆
有唐曾宿万家兵,节制东南十一城。此若得人无寇盗,昔之为守尽公卿。
开花借水,信天姿高胜,都无俗格。玉陇娟娟黄点小,道书:玉女鼻端有黄点。依约西湖清魄。绿带垂腰,碧簪_髻,索句撩元白。西清微笑,为渠模写香色。常记月底风前,水沈肌骨,瘦不禁怜惜。生怕因循纷委地,仙去难寻踪迹。缥槛深栽,彤帏密护,不步轻抛释。等差休问,未容梅品
休日不自休,骑马踏荒径。却扇受景风,今朝我无病。春云閟晨耀,群绿澹相映。山川与朝市,一动自一静。九衢行万人,谁抱此怀胜。不得与之语,萧萧寄孤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