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六十首》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百华开烂漫,觑见没可睹。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六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创作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以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为主题,表达了观音菩萨能够拯救世间众生苦难的理念。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妙智力和慈悲,以及她对世间苦难的拯救。观音菩萨的智慧好比百花盛开,绚丽多彩,但这种智慧却无法被我们所见到。观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超越了我们的感知,无法被肉眼所察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观音菩萨的神奇和超凡的存在。观音菩萨被描绘成一位拥有无比智慧和慈悲心的存在,她的智慧如同百花盛开一样美丽,但又超乎我们的感知范围。作者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观音菩萨在拯救世间众生苦难的过程中,其力量和境界的超然无比。

这首诗词的赏析也启示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理解。观音菩萨是佛教中被广泛崇拜的菩萨之一,她被视为拥有智慧和慈悲的化身,能够聆听众生的苦难并施予援助。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观音菩萨的妙智力和无可比拟的存在状态,给人们带来了对她超然境界的敬仰和信仰。

总之,《偈颂一百六十首》这部诗集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观音菩萨的神奇和超凡的存在,展示了她拯救世间苦难的智慧和慈悲。这些诗词不仅让人们对观音菩萨产生敬仰和信仰,也引发了对智慧和慈悲的深思。

  • 《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 《益寿美金花》

    返观三景。增得灵砂盈满鼎。光耀华婴。点化琅?宇宙清。江天夜月。宝桂玲珑澄皎洁。惟我亲栽。有似琼花火里开。

  • 《题李伯时渭城送客图用知几韵》

    龙眠幻出摩诘句,想见落笔怀抱空。只有古今情不尽,渭城杨柳几春风。

  • 《秋兴》

    水影沉云冷碧天,自撑小艇摘湖莲。忽然吟得西风句,正在斜阳落雁边。

  • 《题适庄茅亭》

    屋角园虽小,幽深隔市尘。杖藜时自适,杯酒乐天真。松磴规模古,茅檐日月新。闲花三十种,相对四时春。

  •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