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六十首》

今朝九月初五,天色半晴半十。
衲僧鼻孔眼睛,切忌和泥合土。
惺惺直是惺惺,灵利不妨灵利。
等闲问著十人,五双不知落处。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六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今朝九月初五,
天色半晴半十。
衲僧鼻孔眼睛,
切忌和泥合土。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位衲僧的形象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劝诫之意。

译文:
今天是九月初五,
天空的色彩有一半是晴朗的、一半是阴沉的。
衲僧有着长鼻孔和明亮的眼睛,
他们应当谨慎避免与泥土混合。

诗意:
这首诗词以衲僧的形象为线索,通过描述他们的特征和行为来表达一种教诲的含义。其中,九月初五的天气象征着清秋的时节,既有晴朗的一面,也有阴沉的一面,象征着人生的变幻和无常。衲僧的鼻孔和眼睛被强调,可能意味着他们应当具备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以避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侵蚀。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告诫,衲僧们应当时刻保持清净,不与世俗的浊流融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衲僧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内心的警觉和修行的态度。衲僧在佛教文化中代表着虔诚和修行的人,他们要以清净的内心和洞察力去看待世界,不被纷扰所扰乱。作者通过对衲僧特征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应当保持冷静和清明的心态,避免被物欲和诱惑所迷失。整首诗词通篇简洁明快,语言简练,寥寥数语之间传递出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闻杜鹘》

    山禽劝我不如归,知我西游有定期。若使藜羹足供给,衡门之乐肯轻辞。

  • 《送秀州海盐知县李寺丞》

    吴帆千里去,邑屋富鱼盐。霜鹤亭皋唳,风乌海客占。沧凉朝日近,紫翠晚山尖。若过陆机宅,寒芜应不嫌。

  • 《赠徐鼎臣常侍》

    不将才名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谏书未上先焚稿,御笔曾传立草麻。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载苇学僧家。

  • 《送杨伯可》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啊另如鱼鳞,土籍谁主者。富人擅其利,失业了孤寡。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杜。原职遍咨询,辞色每宽假。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实惠更困穷,先声走豪霸。陇牛并卧书,邑犬不惊夜。当年经行处,爱此

  • 《同前拟》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 《安乐窝示元德第二首》

    清泉出石窦,白云卧山窝。淋淫乍开霁,原野欢声多。吾庐近西峰,其下林婆娑。解衣坐磐石,持竿钓清波。主人忘机心,鸥鸟亦无他。东鲁与南郭,泰山等峩峩。周子何人哉,自许不啻过。一朝离草堂,山英遂横戈。折辕不得还,如此俗驾何。仰视前修翁,铅刀比太阿。予弟山林人,心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