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抛却深村,又入荒草。
只如以一重,不知转交涉转料掉。
诗词:《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的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心非佛,智非道。
离开深山村落,又进入茂盛的荒草之中。
就像一种境界的深浅,不知转换、变化、经历。
诗意: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宗教教义的境界,心不是佛,智慧不是道。意味着真正的境界不仅仅依赖于信仰或学术上的知识,而是超越它们的存在。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和境况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修行和境界的独特见解。诗中的“心非佛,智非道”传达了一种超越教义和学术的信念,强调真正的境界来自于内心的体悟和超越。离开深山村落,进入茂盛的荒草之中,象征着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未知和困难的境遇。这种转换境界的过程,是作者在修行中经历的转变和探索。
诗中的“以一重”意味着只有通过超越一切的个体经验和感知,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作者强调不断超越和转变的重要性,以使个人修行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远的哲理,表达了对个人修行和境界的思考。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信仰和知识,追求更深层次的体悟和境界。这首诗词在宋代佛教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也可以被视为对人生意义和修行境界的启示。
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儿结衰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称根带笋芽。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花晚回家。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监定榨茶。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发两派开。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