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浩,春雨绵绵。
花凝晓露,柳带寒烟。
造化无作而作,万法不然而然。
达磨九年空面壁,善财走得脚皮穿。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是宋代释师范所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风阵阵,春雨不断。花朵上凝结着清晨的露水,柳树被寒烟缠绕。自然的造化无法预测却又自然而然地发生,万物的规律无法被改变却又自然而然地存在。达磨修行九年,面对空白的墙壁;善财行善九年,脚底的皮鞋也磨损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变化万千的特点。春风和春雨的绵绵不断,让人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温暖和滋润。花朵上的露水和柳树上的寒烟,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
诗词中表达了一个深邃的哲理,即自然界的造化和万物的法则,并不受人的干预或改变,它们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和发生。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的观点,强调了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应事物本身的本性。
最后两句描述了修行者达磨和行善者善财,他们分别经历了九年的修行和善行,但最终所得的回报却不尽相同。达磨虽然面对空白的墙壁修行,但获得了心灵的洞悉和超脱;而善财则磨穿了脚底的皮鞋,显示了他长时间的行善所带来的辛劳和努力。
通过这首诗词,释师范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修行和善行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凝练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晴。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我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飞萤转蒿丛,熠燿徒营营。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楚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住愁春草绿,去喜桂枝香。海月迎归楚,江云引到乡。吾兄应借问,为报鬓毛霜。
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棹莫匆匆。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
缘曾分明种,故发入云香。
空山杳杳鸾凤飞,神仙门户开翠微。主人白发雪霞衣,松间留我谈玄机。
我是仙蓬旧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垄中且复随缘住,又见湖边草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