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五十首》

诸佛机,祖师意。
百草头,双眉底。
不可得而一,不可得而二。
赵州关即且置,云门曲作麽生。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所著的一部诗词作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诸佛机与祖师意的哲理。诗中提到了百草头和双眉底,这些形象隐喻着佛法的奥妙和深度。

诗中的“不可得而一,不可得而二”,表达了佛法的无形无相、超越对立的特性。佛法的真谛无法用单一的概念捕捉,也无法被分割成对立的两个部分。这种思想在佛教中常常被强调,意味着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赵州关即且置,云门曲作麽生”,暗示了禅宗的觉悟境界。赵州关是指禅宗祖师赵州和尚,云门曲则指云门禅师。这两位禅宗祖师的境界和教导都是非常深奥的,需要通过深入的修行才能领悟。

诗中的“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描绘了一种冷清而明晰的境界。这里的“一堂风冷淡”可以理解为禅宗修行者独坐静思的境界,而“千古意分明”则表示这种修行的意义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普世的价值。

通过这首诗,释心月运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深奥和禅宗修行的境界。诗中的比喻和隐喻使得读者可以通过想象和思考去领悟其中的哲理,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体悟和启示。这种抽象而富有哲理的诗意,使得《偈颂一百五十首》成为了一部备受推崇的佛教诗词作品。

  • 《孟子·王政》

    分地因天各有宜,财成辅相只当为。相忘禄产沾濡重,{白卑}{白卑}浑浑自不知。

  • 《寄云盖山先禅师》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闲床饶得石,杂树少于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 《山泉赏》

    群嶂横秀气,飞流落云中。阴厓写古雪,月壑垂长虹。洄注石镜净,秋临遥天空。孤赏忆谢朓,青山度松风。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夜雨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 《出汴过淮有作》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一櫂轻於堂上芥,此身闲似不中凫。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有无。不用乘桴泛沧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 《午窗》

    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