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跛挈挈,列列{左舟右定}{左舟右定}。
跛跛挈挈,匙挑不上。
列列{左舟右定}{左舟右定}时,炎天散雪。
十有二年,来住此地,杨岐家风,未曾漏泄。
今漏泄,秤鎚元是一团铁。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跛跛挈挈,列列左舟右定。跛跛挈挈,匙挑不上。列列左舟右定时,炎天散雪。十有二年,来住此地,杨岐家风,未曾漏泄。今漏泄,秤鎚元是一团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跛脚的人,他慢慢地挪动着身躯,左右摇晃,时而停在左边,时而停在右边。他的手里拿着匙子,但却无法够到目标。当他停在左边时,炎热的夏天下起了雪。这个人已经在这个地方住了十二年,一直保守着杨岐家族的风范,没有泄露出去。然而,现在这个风范却泄露了,秤和锤子变成了一团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跛脚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无法达到目标的无奈和困境。跛脚的行走方式象征着生活中的艰辛和挣扎,而左右摇晃的动作则传递出一种迷失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匙子无法够到目标,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常常面临的困难和挫折。
诗中的炎天散雪形象独特,突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转瞬即逝美好时刻的珍惜。十二年的时间里,这个人一直守护着杨岐家族的风范,没有曝露出去,展现了作者对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尊重和重视。
然而,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一种突变和不幸的情节。杨岐家族的风范被泄露了,秤和锤子变成了一团铁,暗示着传统价值的瓦解和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种转折和反转给整首诗带来了一种戏剧性的张力和悲凉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和他所经历的困境和变故。通过对时间、家族和价值观的思考,诗人在表达中融入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余地。
秋斋人罕至,落叶没行屦。旅宿将就途,怀抱不可语。偶有山中酒,而无池上侣。迟子一来过,钩帘对疏雨。
留心俭让唐虞道,恣意贪求桀跖徒。闲坐思量茆屋下,夜深秋月照平湖。
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日诵江干饯别诗,端平局面改嘉熙。调元金鼎人黄发,宣化朱幡君白眉。否泰从来更代禅,乾坤此去愿平夷。狂生迂阔真无用,饱饭山中倒接离。
北固楼前万顷秋,月明风定大江流。从来此地多英杰,果有奇才副简求。秀气一天开夜色,威名千里驾潮头。山川长在人难老,应抱文章入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