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五十首》

一即三,三即一。
剩足不足,少则有余。
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
七十三,八十四。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五十首,朝代:宋代,作者:释心月,内容:一即三,三即一。剩足不足,少则有余。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七十三,八十四。

中文译文:
一百五十首偈颂,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剩下的不足,反而多了。相续地深入,道将以一句来。第七十三首,第八十四首。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佛教哲理法门为背景,探讨了“一即三,三即一”的观念。在佛教中,一即是三代表了一切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而三即是一则表达了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相同的。作者也通过对足与不足、少与多的描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同时,诗中也强调了持续不断地修行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一句话来解释佛法的精髓。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以简短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之深邃。通过对一即是三和三即是一的描述,诗中显示了作者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在剩下的不足反而多了的句子中,作者通过对矛盾现象的思考,体现了深思熟虑的态度。最后,通过强调持续不断地修行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对佛法的理解应该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的观点。整首诗词简练而有力,思想深远,传递了佛教智慧的哲理。

  • 《题宫人汲井图》

    燕子归时风满林,碧梧月上思沉沉。辘轳声转银床滑,望断君恩似井深。

  • 《琴高鱼和公仪》

    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鳞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念,太官常膳有肥羊。

  • 《送张德常之松江判官》

    万汇涵濡雨露中,百年文物倏飘蓬。鲈鱼独擅吴中美,骥足宁如冀北空。肝胆几时酬楚国,里闾从此变王风。吴淞江水秋无底,好与使君襟抱同。

  • 《锦堂春》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 《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

  • 《浪淘沙》

    新雨洗晴空。碧浅眉峰。翠楼西畔画桥东。柳线嫩黄才半染,眼眼东风。绣户掩芙蓉。帐减香筒。远烟轻霭弄春容。雁雁又归莺未到,谁寄愁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