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田园,积年荒废。
农不务耕,渔专讨利。
彻底掀翻自有人,去尽残芦并败苇。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字字声声说大义。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宗词人释绍昙所作,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祖父田园荒废、农耕被忽视,而渔业却专门追逐私利的情景。诗词中通过描写雁飞过长空、影子映照在寒冷的水面上,以及言辞中所述的伟大理念,向读者传达了丰富的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田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和对农耕文化的思考。祖父的田园已经多年荒废,农耕的重要性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对渔业的追逐与私利的追求。这种场景呈现了社会价值观的错位,作者以此反思了人们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遗忘和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诗词中提到的雁飞过长空、影子映照在寒冷的水面上,以及字字声声所述的大义,给予了整首诗词以深厚的意境。雁飞过长空,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呼应了祖父田园的荒废。影子映照在寒冷的水面上,则表现出农耕文化的冷落和被遗忘的悲凉。而诗词中所述的大义,通过言辞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的思考和强调。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通过对田园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价值观冲突和文化遗忘。作者以家族历史为切入点,通过对田园的描写,展示了农耕文化的荒废和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在描绘中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意象,以及对伟大理念的探讨,进一步丰富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思考,呼唤人们重拾传统价值观,关注社会责任,同时传达了作者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董卓犹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杨时。善人寿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护持。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群山皆玉立,中有一峰危。天近秋云薄,松深夜月迟。洞因寻药入,席为听泉移。此趣无人会,临风酒一卮。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我行自东,不遑居也。)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