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
妻子号饥,米无糴处。
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
九旬禁足,钝鸟栖芦。
三月巡居,蛰虫坏户。
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宗绍昙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不断下雨的景象,民众因为连续的雨季而感到忧虑。妻子因为食物短缺而饥饿,找不到米粮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珍惜着与僧侣一起生活的幸福和福德的聚集,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衣被简陋但却无忧无虑。

诗人已经禁足九十年,像一只钝鸟栖息在芦苇中。在三月的时候,他巡视居所,发现蛰虫已经破坏了房屋。他翻转着那覆盖着铁面皮的僧袍,抱怨佛祖不肯帮助他修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个人境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尽管环境恶劣,生活困顿,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超然。他珍视与僧侣一起度过的时光,看重内心的修行和福德的积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佛祖的不满和期望,希望能得到佛祖的庇佑和帮助修补自己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和坚持信念的精神。它呈现了一种平淡中蕴含哲理的生活态度,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困境中的坚持不懈的敬意。

  • 《银城旧县》

    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

  • 《村居遣兴》

    野堂疏豁近江皋,喜见南山秋气高。野外渐寒群木脱,草根薄暮百虫号。筑陂浚畎更相勉,伐荻劙桑敢爱劳。亦念耄荒当自佚,欲将世业付儿曹。

  • 《咏史四首》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邈哉郭先生,卷舒

  • 《铜雀妓》

    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 《再游洞神宫怀邵羽人有感》

    重向烟萝省旧游,因寻遗迹想浮丘。峰头鹤去三清远,坛畔月明千古秋。泉落小池清复咽,云从高峤起还收。自惭未得冲虚术,白发无情渐满头。

  • 《秋夜吟》

    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枉道一生无系着,湘南山水别人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