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
切忌随他语脉转。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宗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书中记载着五朵云彩,绣上补添了一条线。将一切黑暗剥离,天心再次显现。唯有乌龟的绒毛轻拂,古今都无变迁。松树的根在石头上微笑,言谈中透露空灵。切忌被他人的言语引导。
诗意: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追求内心真实与纯净的意境。诗中通过书本和绣品的比喻,揭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剥离黑暗象征着摒弃世俗的迷惑和干扰,使天心的纯净再度显露。诗人通过描绘乌龟的绒毛轻拂,表达了古今不变的真理和智慧。松树根上的微笑则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喧嚣的宁静和空灵。最后,诗人告诫读者不要被他人的言语所左右,要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的观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超越现实、追求内心真实与纯净的追求。通过书载和绣品的描绘,诗人将现实世界和超越尘俗的境界相对照,形成鲜明的对比。剥离黑暗,重现天心,象征摆脱干扰和诱惑,寻求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诗中的乌龟绒毛表示古今不变的真理和智慧,而松树根上的微笑则象征宁静和超脱。最后,诗人警示读者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被他人言语所左右,体现了作者对人们追求自我独立和智慧的呼唤。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释宗绍昙对超越尘世、追求内心真实与纯净的追求。诗词中的意象和警示都蕴含着深邃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反思。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追求超越和内心的净化,寄托了他们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于真理智慧的渴望。
千万年之人,千万年之事。千万年之情,千万年之理。惟学之所能,坐而烂观尔。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游丝百尺如堪挽,小虫群飞欣日暖。蒿莱满地不见春,唯有蔓菁迷病眼。无复陵陂间碎金,青苔漫想玄都观。今朝幸值天无风,飞来雌蝶畏雄蜂。村中女儿将插鬓,不信河阳万树红。幽人惜春春已远,把酒属君君自遣,蔓菁开花犹烂熳。君不见西园桃李能几时,此辈天教擅春晚。
池港开门就作桥,朱栏相望压鲸腰。风摇慢折游溶绿,波底何妨著霁霄。
敬逊三德。厥修六艺。师圣发蒙。尊儒启滞。若括资羽。如金待砺。雅道聿兴。教学无替。
一经同雁塔,再入并鸳行。方喜为寮好,那知梦奠伤。学多应损寿,文富幸流芳。有士奇如此,云溪奈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