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翠蛟亭》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
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

作者介绍

丁黼(一一六七~一二三六)(《鹤林集》卷三四《褒忠庙记》),字文伯,号延溪,石埭(今安徽太平西)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歷崇德县尉、秀州录事参军。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信州(《西山文集》卷一二《荐知信州丁黼等状》),迁夔州路安抚使兼知夔州。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爲军器监(《鹤山集》卷八一《赠奉直大夫丁公墓志铭》),因言事被逐。绍定四年(一二三一)起爲广西制置副使兼知静江府(《鹤山集》卷四四《夔州卧龙山记》)。六年,改四川安抚副使兼知成都府(《鹤山集》卷一二《制置丁少卿生日》)。端平三年,蒙古军入成都,力战殉难,謚忠愍。有《延溪集》五十卷,已佚。事见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元学案》卷六一,《宋史》卷四五四有传。今录诗五首。

作品评述

《寄题翠蛟亭》是宋代丁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到秋风忆翠蛟,
三年此地小游遨。
如今着脚缁尘里,
犹梦亭中阅怒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丁黼对翠蛟亭的思念之情。他在秋风吹拂的时候,常常回忆起在翠蛟亭中的游玩时光。然而如今,他却身处尘世之中,与繁忙的现实相伴。尽管如此,他仍然仿佛梦见自己站在翠蛟亭中,欣赏着汹涌澎湃的波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交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首句“每到秋风忆翠蛟”引出了诗人对翠蛟亭的回忆,秋风给他唤起了对过去的追思。接着,“三年此地小游遨”描述了他在翠蛟亭中的小游玩,强调了那段美好时光的短暂性和珍贵性。

然而,第三句“如今着脚缁尘里”转折出现,诗人告诉我们他现在身处尘世,与翠蛟亭相距遥远,生活在喧嚣和浮躁的世界之中。这种转折加深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也凸显了现实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犹梦亭中阅怒涛”,通过“犹梦”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翠蛟亭的思念之情。他仿佛还在梦中,置身于翠蛟亭,观赏着汹涌澎湃的波涛,这里的“怒涛”象征着翠蛟亭给他带来的激情和豪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又有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理想的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 《定风波》

    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旋汲清汀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 《采桑曲》

    桑芽露春微似粟,小姑把蚕试新浴。素翎频扫细于蚁,嫩叶纤纤初上指。朝采桑,暮采桑,采桑不得盈顷筐。羞将辛苦向姑语,妾命自知桑叶比。家中蚕早未成眠,大姑已卖新丝钱。岸上何人紫花马,却欲抛金桑树下?

  • 《南堂杂兴》

    奔走当年一念差,归休别觉是生涯。茆檐唤客家常饭,竹院随僧自在茶。禅欠遍参宁得髓?诗缘独学不名家。如今百事无能解,只拟清秋上钓槎。

  • 《题陈仲良宅观古物及徐熙来禽卷》

    车书一统混乾坤,福地钱塘户口蕃。治世故□□巨室,吉人宜尔保名门。金玉印章文物古,丹青图画典刑存。来禽几颗徐熙笔,欲摘红鲜荐酒樽。

  • 《鹧鸪天》

    短发如霜久已拚。无冠可挂更须弹。初闻古寺多伥鬼,又说层冰有热官。闲处坐,静中看。时情天意酒杯干。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夜西风一夜

  • 《池上竹》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岁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