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寄题巨源禅师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中文译文:
寄题给巨源禅师
风雨思考禅意,触及凋谢的木槿花。
不知别离家乡已过了多少年,一身衲衣代替袈裟。
阳光透过窗户散发温暖,雷声打破枕头的倾斜。
回到楼下时,映在地面上的影子,天色已晚自己泡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禅宗的境界和禅者的思维状态。首先,诗人通过描写风雨天气来表达禅思超越尘世的境界。风雨可以冲刷心灵上的杂念,使人能更加专注于内心的冥想和省思。接着,诗人以凋谢的木槿花来象征世事无常的道理,启发人们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与变化而保持心灵的平静。
诗中主要描写了禅者巨源禅师离开家乡的情景。巨源禅师舍弃了俗世的尘嚣,选择了一身衲衣来代替寻常僧衣,表明了他对禅宗理念的坚守和追求。诗人的直接询问“何年别乡土”暗示了禅者与家乡的分离已久,也强调了对于归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诗的后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禅者的禅思和内心的宁静。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瓶子里的茶叶,传递出一种温暖和生机的信息。而雷声打破了枕头的倾斜,可视为内心的喧嚣受到了禅思的冲击和触动。最后两句诗则在描绘大自然的同时暗示着禅者回归平凡生活的愿望,将茶这一平凡的行为与天色渐晚并列,表达出了禅者对于回到日常生活中寻求平静的渴望。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禅者的禅思和内心的寂静,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折射出禅宗理念和对于内心平静的向往。通过对禅者的境界和禅思的描绘,诗人既表达了自己对于禅宗的向往,又给人们以启发和反思。
昔年尝臂海东鹘,醉客高飞铁马群。今日见君题壁处,自怜曾是旧将军。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壮哉田家子,赤手摩其须。叩关固蹉跎,未觉此诗迂。沛公居山东,财色良区区。一朝咸阳去,始作帝者图。砀公倘不偶,陈中遂长驱。求知千载下,优劣当何如。九原已黄土,极目空欷嘘。
白丝翎羽丹砂顶,晓度秋烟出翠微。来向孤松枝上立,见人吟苦却高飞。
霏霏小雨湿松株,疑是初成道士图。我亦搜诗要穷底,此时幽思不枝梧。
酒垆客舍已尘埃,忆与回公旧往来。铁笛一声尘梦醒,岳阳楼下水如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