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市朝有欲叩以事,鱼鸟不容入其关。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是宋代曾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座亭子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与交融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诗意显得轻盈而清新,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作者以浑沦一段轻清气的描绘,形容了自然界的纷繁气象无法被完全捕捉,天地间的交融与流转无法被完全收纳。作者进一步以山与溪的凝聚与融合来比喻这种交融,凝者为山、融者溪,这种交融的力量可以使得凡人的骨骼焕发新生。亭子主人将自己置身于亭中,心与溪山相互往还,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然而,当市朝中有人试图以物质利益来侵犯这份和谐之时,鱼鸟们不容许他们进入这个纯净的关域。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理解与追求。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净土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世界中琐碎杂乱干扰的拒绝。整首诗词以轻巧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境界。同时,通过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比,诗词也呈现出一种对于自然的崇敬与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思索的空间。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传达了对于和谐与纯净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与恢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现实世界中物质欲望的反思,以及对于内心净土的追求。整首诗词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给人以心境平静与思考的启示。

  • 《满江红》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西下,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百年梦,如俄顷。这回头陈迹,漫劳深省。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尽三觥、歌罢酒来时,风吹醒。

  • 《长至日山家偶成》

    畴昔随班舞御香,如今忍冻坐山房。台云谁取书黄瑞,宫日空舒刺绣光。懒把酒杯心自醉,閒欹肱枕意何长。晚窗闭眼消详易,赖有生生不断肠。

  • 《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 《柬春谷工部》

    假使富埒国,何如贫在家。尚存侬汉札,宁夺我齐瓜。

  • 《和赵吉州三首》

    学者当穷理,工诗岂美名。不能裨采访,徒自取讥评。责已希韦孟,休官慕尚平。如今成病鹤,垂首噤无声。

  • 《题二乔手卷二绝》

    国色妖娆书不如,风流二媚信消渠。阿承丑女无人聘,自契衣装过草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