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尽放途入蹈大方。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二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二首
通往通来无四旁,
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
尽放途入蹈大方。
诗意:
这首诗词以盘山云峰通济桥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走于通路之中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观察到通路两旁没有障碍物,通往和通来的路并没有被任何物体阻挡。他认为即使没有桥梁,也不会妨碍通行。诗人的行走姿态曲折而不拘泥于桥梁的柱子,他毫不犹豫地走入大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通路的理解和态度。诗人通过观察盘山云峰通济桥,将其与人生的旅程进行了类比。他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障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前行。诗人通过形容自己行走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和开阔的态度。他不拘泥于固定的桥梁,而是选择了一种拗折的行走方式,说明他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勇往直前。诗人的态度积极向上,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积极探索和追求,以及对自由与豁达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盘山云峰通济桥的形象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理解。它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豁达的心态,勇往直前,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
擢干傍东岗,穷年閟幽独。寒分渭水烟,莹矗蓝田玉。凿户清飚来,秀色鲜可掬。覉人初一见,洗尽尘土目。中心已空洞,劲节秋仍绿。相期老岁寒,荣粹从草木。坚姿恐为用,扶危度深谷。化龙生云雨,岂止鸾凤宿。
痴雨顿晴如有约,素娥虽老更多情。何有肯向雪中看,已作新年满意明。
交戟重门间九阍,彤庭紫殿切星辰。能来此地连宵直,即是骖鸾驾鹤人。
缥渺白云乡,天风吹晓凉。人寻水源至,路入树阻长。昼静闻晴哢,春余拾涧芳。余心忽有得,欲语又还忘。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春寒浑未减征衣,愁对佳辰坐掩扉。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闲园细雨梅花落,废苑平芜燕子飞。欲觅凉亭会中友,几人边谪未能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