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久卜居,归梦只西湖。
花木四时有,尘埃一点无。
看经常戒酒,得句少催租。
尽日坐相对,壁间莲社图。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如镜上人房》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在吴城的思念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久居在吴城,梦中只有西湖。
四季花木繁盛,而尘埃却无处可寻。
常常戒除酒宴的纷扰,却很少有人催我交租。
整日里坐在这里,对着壁上的莲花图。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仇远对吴城和西湖的眷恋之情,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居住环境,展现了一种宁静和平的生活态度。
赏析:
《寄题如镜上人房》通过精练的文字,将吴城和西湖的美景与诗人的居住环境相结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的"花木四时有,尘埃一点无"揭示了自然景物的兴盛和纯洁,与尘埃的缺席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境。诗人提到自己戒酒、少有人催租,表明他追求的是一种清静的生活方式,远离烦嚣喧哗。最后,诗人坐在房间里,对着壁上的莲花图,也可解读为他在内心中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居住地和自然环境的喜爱,并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生活态度在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和宁静的赞美与追求。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