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为山可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
问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当檐屹立几丈余,亦有竹树相盘纡。
朝听鹤吟暮猿呼,那知门外临通衢。
或闻此语谓我诬,答以君意诚守株。
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鸡唤觉犹蘧蘧。
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寄题山居》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繁华的超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居为山可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
问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当檐屹立几丈余,亦有竹树相盘纡。
朝听鹤吟暮猿呼,那知门外临通衢。
或闻此语谓我诬,答以君意诚守株。
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鸡唤觉犹蘧蘧。
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居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住在山居,以山为伴,不同于灊、皖、匡庐等地的居所。接着,诗人问道:山并非人类所居,那么山居中的人是谁呢?答案是:屋中的主人只是山中的游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山居的景象:山的顶峰高耸入云,竹树环绕着山腰。清晨时,听到鹤鸣;傍晚时,听到猿猴的呼唤。然而,门外却是繁华喧嚣的大街。这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
有人对诗人的山居生活表示怀疑,认为他是在欺骗自己。而诗人回答说,他是真心地守护着自己内心的意愿,不受外界的诱惑。
最后两句诗,诗人提到了一个名叫华胥的国度。他说,华胥的所在并非是因为舟车所至,而是通过神游的方式到达的。诗人用晨鸡的鸣叫将自己从虚幻的华胥国带回到了现实,但他的心境仍然是恍惚不定的。
整首诗词以山居为背景,通过对山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寂静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繁华的冷漠态度。诗中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感悟和哲思,给人以静谧和超脱的感觉,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我境界的精神风貌。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道人知我过山来,旋扫蓬门对水开。惟有温菘荐樽俎,一畦疏绿隐蒿莱。
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劝汝何须忧虑。已当日、终南遭遇。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等候明明师父。阐玄纱、长生门户。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
春服初成属暮春,舞雩那似霅溪滨。绕溪箫鼓谁家子,并塞风烟吾故人。好去定无为客恨,临分犹复念予贫。驱车跃马平安否,雁断无因消息真。
安边治郡蔼仁风,竹马欢呼迎送中。恺悌真为民父母,怀恩何处不儿童。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