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题睡轩》

刘侯少慷慨,天马脱馽羁。
一官不得意,州县老委蛇。
新居当中条,墙屋稍补治。
疏轩以睡名,从我远求诗。
朝廷法令具,百吏但循持。
又况佐小邑,有才安所施。
赋租如簿领,狱讼了鞭笞。
翛然即高枕,於此乐可知。
王官有空谷,隐者常栖迟。
拂榻梦其人,亦足慰所思。
嗟予久留连,窃食坐无为。
浩歌临西风,更欲往从之。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寄题睡轩》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刘侯少慷慨,
天马脱馽羁。
一官不得意,
州县老委蛇。
新居当中条,
墙屋稍补治。
疏轩以睡名,
从我远求诗。
朝廷法令具,
百吏但循持。
又况佐小邑,
有才安所施。
赋租如簿领,
狱讼了鞭笞。
翛然即高枕,
於此乐可知。
王官有空谷,
隐者常栖迟。
拂榻梦其人,
亦足慰所思。
嗟予久留连,
窃食坐无为。
浩歌临西风,
更欲往从之。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官场的腐败和困境,以及王安石对官吏们的批评。他把自己比作刘侯,形容自己少有雄才豪气,但在官场中却无法得到满足,被州县的琐事所困扰。他渴望远离喧嚣,寻求宁静的生活,以此来追求自己的诗文创作。

赏析:
《寄题睡轩》通过对官场的批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王安石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了官吏们境遇的艰辛和繁琐,以及官场腐败的现象。王安石通过对自己的描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不满,同时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追求艺术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如"天马脱馽羁",形容作者渴望摆脱束缚;"疏轩以睡名",表达了王安石将自己的住处取名为"疏轩",寄寓着他追求宁静、远离烦扰的心愿;"王官有空谷",将自己比作隐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王安石矛盾的心态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这首诗词既揭示了当时官场的弊端,也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召力。

  • 《送舒殿丞》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 《赠萧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 《赠吴太博二首》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