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烟霄向此分,绣楣丹槛照清芬。
风帘春卷秋空碧,剩见西山数岭云。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寄题嵩巫亭》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地烟霄向此分,
绣楣丹槛照清芬。
风帘春卷秋空碧,
剩见西山数岭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诗人站在嵩山和巫山之间的亭子里,远眺平地上升腾的烟霞。亭子的窗户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红色的栏杆照亮了清香的气息。春天的风帘轻轻卷起,秋天的天空湛蓝如碧,只能看到西山上几道云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展现了欧阳修细腻的艺术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领悟。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平地和山川、春天和秋天、烟霞和云彩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美丽。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意蕴深远,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逢春酒一杯,百卉向阳开。梨花看似梅,光扬迎日彩。嫩柳引清风,黄鸟声吹台。
四更哩出舍郎。得清凉。重楼上,饮琼浆。任舞任歌醒复醉,愈堪尝。真滋味,万般香。
绝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
外物为藩篱,障此道之径。昧则终日迷,达者默尔静。子夏出入间,悦乐犹异境。谁能入吾乡,节令四时正。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辞。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山绝涧开重帷。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赀。谁令食肉贵公子,不觉祖父驱熊罴。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灿传新诗。青山长江
[函钟为宫]至哉厚德,物生是资。直方维则,翕闢攸宜。于昭祀典,致享坤位。礼罔不答,神不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