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胜气未全无,朝挹江山近结庐。
避席青衿家有塾,下帷皓首腹多书。
阶庭早见芝兰秀,门巷於今燕雀疏。
傍舍不应我种柳,后来驷马要回画。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陶氏一经堂》是李弥逊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牛胜气未全无,
朝挹江山近结庐。
避席青衿家有塾,
下帷皓首腹多书。
阶庭早见芝兰秀,
门巷於今燕雀疏。
傍舍不应我种柳,
后来驷马要回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李弥逊向陶氏一经堂寄题的场景。诗人首先提到了金牛,意味着壮丽的景象即将到来。他感慨地说,朝廷接纳他,使他离得近了江山,并有了一个结庐之地。他自谦地说他是一个襟怀坦白的人,家中有塾(私塾),愿为青年学子传道授业。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下帷(在屏风后)时,头发已经皓白,腹中却装满了书籍。他称颂了门前的芝兰花早已盛开,而门巷却变得冷落,只有雀鸟偶尔飞过。他并感叹说,他的邻舍们并不理解他种植柳树的用意,但是在他离去后,他们可能会明白。最后,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回到这里,画下这美好的景色。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弥逊的自谦之态,以及对朝廷的感激和对学问的热爱。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整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生活和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去年江北多飞蝗,今年江南多猛虎。白日咆哮咋行人,人家不敢开门户。长林空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老乌衔肠上古树,仰天乌乌为谁诉?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天公自著思。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非风非月自腾香,我亦何心适与当。此味绝佳谁得解,顾须攀折走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