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檐风雨送蜗牛,有客来夸百尺楼。
阖郡台池皆下瞰,背城湖海亦全收。
清时未放徒高卧,半世何为故倦游。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寄题薛象先新楼》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檐风雨送蜗牛,
有客来夸百尺楼。
阖郡台池皆下瞰,
背城湖海亦全收。
清时未放徒高卧,
半世何为故倦游。
解尽橐金君计决,
月明长笛起渔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新建的高楼。楼顶的短檐下,风雨中有只蜗牛缓慢前行。有客人来到这里并赞美百尺高的楼阁。登上这座楼,可以俯瞰整个城池和池塘,背后的城市和湖海景色也尽收眼底。在宁静的时光里,作者并不倦于长时间的旅行,而是在这里安享高楼的美景。作者思考了许多,看透了名利的虚幻,最终放下了尘世的烦恼。在明亮的月光下,渔舟上吹响了长笛。
赏析:
《寄题薛象先新楼》描绘了一幅高楼的景象,并通过对楼中景色和内心感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境界的思考。
首先,诗人以楼阁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蜗牛,表达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以及人在世间的微小和渺小。然而,有客人来到这座楼,夸赞其高耸的层楼,这一情节凸显了人们对于名利和外在物质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登楼的景色,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全景图,以及作者对于宁静和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此静谧的时光中思考人生,他对于长时间的漂泊旅行感到厌倦,体察到尘世间名利的虚幻,因此选择放下欲望,寻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以明亮的月光和渔舟上的长笛作为结束,给人以意境的展开和开放,也传递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长笛的声音在月光下起航,象征着诗人在这种宁静中获得了解脱和自由。
整首诗以高楼为背景,通过描述楼中的景色和描绘内心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虚幻和内心宁静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陈傅良独特的意境和哲理。
兵前万事举头非,风太无情宰木悲。马鬣未随陵欲变,龙髯还长子孙枝。会看高表鹤归日,毋忘新栽鹿触时。雨露百年思不极,深心更有岁寒知。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谁将琢月挥云笔,偃仰江山尺素中。眼界未舒君莫厌,出门三丈软尘红。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