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林寻香不见,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俗子毫端有尘。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绕林寻香不见,
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
俗子毫端有尘。
译文:
绕过林间寻觅芳香,却寻觅不见。
对着花朵描绘容貌,却失去了本真的样貌。
痴人无法从鼻孔中辨别香气,
而俗子们的笔尖却沾染了灰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花香和描写人的行为来表达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内心与外在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绕过林间,希望能够找到令人陶醉的芳香,但却寻觅不见。这里的芳香可以被理解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代表了诗人对于真实、美丽、纯粹的向往。
接着,诗人写道自己对花朵的描绘失去了真实的样貌。这里的花朵可以被视为外在的事物,而描绘花朵的行为则代表了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和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描绘的不准确和失真的失望之情,暗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表象往往是有偏差的。
下面的两句诗描述了痴人和俗子的不同。痴人无法从鼻孔中辨别香气,暗示了对于真实的感知的困难。而俗子们的笔尖沾染了尘埃,意味着他们对于真实的描绘中掺杂了世俗的因素和杂念。
整首诗通过对于花香、描绘和感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内心与外在的思考。诗人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准确地感知和描绘事物的本质,而受到自身的局限和外界的干扰。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同时也呈现出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
新年卧锦直南宫,露绂归来使寄雄。秘地锵銮辞夜燎,离亭赠扇有仁风。梅根大冶兼金富,杨叶芳洲杂花红。伧楚俗移恩诏美,班春聊隐轼前熊。
崇丘巍巍,动植其依。高大之性,各极乐宜。王道坦坦,皇献熙熙。仁寿之域,孙民允跻。
昔为瑶池侣,飞舞集蓬莱。今作江汉别,风雪一徘徊。嘶马立未还,行舟路将转。江头暝色深,挥袖依稀见。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忆昨分携地,阴风送酒杯。深嗟九日菊,未说一枝梅。我友多贫士,夫君况茂才。行藏苟无愧,流落未须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