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处升沉不足悲,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闲步苍苔一泪垂。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寄田舍人》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满和对朝政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处升沉不足悲,
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
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
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
闲步苍苔一泪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自然和人事的差异,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忧虑。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作者说山处升沉不足悲,意思是山峰的升降变化并不足以引起他的悲伤。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感到不满,觉得自己的升迁和沉沦都不足以引起他的情感波动。
接着,作者羡慕君子的操守和行为。他说羡君操履是男儿,意思是他羡慕君子能够以正直的操守和行为来展现自己的男子气概。
然后,作者提到自己被左迁到郡印的职位,辞去了纶阁的职务。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官职变动感到失望和不满。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仍然怀有直谏的心意,但直谏的书信却被放在殿帷的书囊中,没有得到重视。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朝政的忧虑和对官场的不满。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朝廷行走时的孤独和得不到知音的感受。他说朝行孤立知音少,意思是在朝廷中行走时,他感到孤独,很少能够找到知音。他还说闲步苍苔一泪垂,意思是在闲暇时,他走在长满苍苔的小径上,不禁流下了一滴泪水,表达了他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满和对朝政的忧虑,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圣朝文物古难过,何事寒门宠遇多。父向石渠新拜职,子从金殿又登科。须教枚马暂踪迹,堪笑巢由隐薜萝。报国报君何所有,一心待欲枕长戈。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长怀禁御宴嬉年,帐殿深沉望碧莲。秦地河流疑象汉,上林宫缭欲扪天。恩盃兰末流霞溢,跸道梧阴綷羽鲜。紫陌暮归人籍籍,汗帷挥雨杏粘鞯。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