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观月从东海出,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清光不改只如新。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寄天台梵才上人》是宋代文人梅尧臣的诗作。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观月从东海出,
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
清光不改只如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常常观察月亮从东海升起,同时想象着它照耀着石桥旁的人。作者试问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然而清明的月光依然没有改变,如同它始终新鲜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出现和光芒,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永恒之美的赞叹。首先,作者提到自己常常观察月亮从东海升起,这显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敏感。东海作为一个广阔的大海象征着无边无际的时间流逝,而月亮的升起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其次,作者通过想象月光照耀着石桥旁的人,展现了他对人类存在的思考。石桥作为一个坚固的建筑物,代表着历史和岁月的流转,而人则是在时间中流转的存在。作者试问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但他也暗示着清明的月光并没有改变,它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纯净和美丽。这种对清光不变的表达,反映了作者对永恒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升起和光芒,并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永恒之美的赞叹。它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悟和思考。
春来节物一番新,今岁仍逢腊里春。莫讶连宵清不寐,只缘守岁守庚申。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渔歌。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示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蹏。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
虎目猿身形最贵,祇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