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
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
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
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无传。
《鸡头》是一首唐代无名氏创作的诗词,描绘了湖泊中的鸡头草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湖浪参差叠寒玉,
水仙晓展钵盘绿。
淡黄根老栗皱圆,
染青刺短金罂熟。
紫罗小囊光紧蹙,
一掬真珠藏猬腹。
丛丛引觜傍莲洲,
满川恐作天鸡哭。
诗意: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鸡头草在湖泊中的风采。作者通过精细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湖波上翻滚的冷玉色的水浪,清晨时水仙花绽放如翡翠般的绿色钵盘,淡黄色的根部老而皱纹飘渺,而鸡头草的果实像是黄金般熟透的金罂粟,紫罗色的小囊紧紧包裹着珍珠,仿佛藏在被刺尖保护的猬腹中。这些描绘给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感觉。最后,作者通过表达对鸡头草引领着一群鸟类在莲洲附近吱吱叫的恐惧感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
赏析:
《鸡头》是一首精致的描写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诗中的鸡头草的形象栩栩如生。作者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词句,形成了自然流畅的韵律。诗中描绘的景象既真实又超脱,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细腻的感受。
诗中通过对湖波、水仙花、根部、果实、紫罗色小囊等多个细节的描写,刻画出了鸡头草的神秘和华丽之美。作者通过对鸡头草与鸟类在莲洲的相互关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恐惧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的描写十分具体而典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鸡头草的美丽与神秘,同时通过对与鸟类之间的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恐惧和戒备之情。这首诗既富有艺术感又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