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分袂后,别久忆君多。
逆境诗排遣,残躯病折磨。
静闻花落几,闲看蚁移窠。
几夜窗前梦,携筇竹下过。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寄王修竹》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楼分袂后,别久忆君多。
逆境诗排遣,残躯病折磨。
静闻花落几,闲看蚁移窠。
几夜窗前梦,携筇竹下过。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王修竹的情感和对逆境中的诗歌创作的追求。诗人与王修竹分别后,时间已久,却仍然深深地怀念着他。逆境中,诗歌成为诗人排遣内心的方式,而身体的病痛却不断折磨着他。诗人静静地聆听花儿凋谢的声音,闲看蚂蚁搬迁窝。在几个夜晚的梦中,他与王修竹一同走过竹林,共同分享诗意和情感。
赏析:
《寄王修竹》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诗人通过诗歌来排遣逆境中的困苦,诗作成为他宣泄情感的出口。诗人在寂静中聆听自然的声音,观察微小的生活细节,这种细腻的观察使诗歌更加生动。梦境中的情景则增加了诗词的虚实交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朋友的真挚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纷繁的情感,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思念。这种感伤中透露出的坚韧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使诗词更加深入人心。《寄王修竹》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和追求。
彭城夜雨悲翁季,手植堂前双桂秋。竹马吾何计东阁,巾车何自乐田畴。棣华颇换椿萱树,雁影平沉橘柚洲。更忆北山移植处,钓鱼竿底玉醪篘。
岁岁春寒欲去时,麦牵蚕惹不放归。早知今晓犹差冷,未肯疏它旧裌衣。
九分才是一分春,从此看春更七旬。行世功名初发脚,出门富贵即随身。棋逢要路方高著,马得亨冲定轶尘。伏枥自怜吾久矣,傍观甘作烂柯人。
江左欣初见,倾输便豁然。挽留尝一粥,契阔已三年。老去无新得,书来每自鞭。幽明虽永绝,凛若在吾前。
一壑栖迟久,多生习气消。行藏无媿怍,梦觉两逍遥。倩鹤传山信,疏泉洗药苗。晚来幽兴极,乘月过溪桥。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