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吴传正寺丞》

天津风月一何孤,似我经秋相忆无。
每仗晴波寄声去,不知曾得到东都。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寄吴传正寺丞》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津的风景和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天津风月一何孤,
似我经秋相忆无。
每仗晴波寄声去,
不知曾得到东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天津的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天津风月一何孤"描绘了天津的风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也可理解为诗人自身的孤独。接着,诗人表示自己经历了一个秋天,似乎在经历季节变迁的同时也在思念着远方的朋友。第三句"每仗晴波寄声去"表达了诗人通过晴朗的天气向远方传递自己的声音,希望能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不知曾得到东都"暗示了诗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否传达到远方的东都(指京城,即宋代的都城),表达了对友情是否得到回应的疑惑和不确定。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天津的风景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抒发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期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真挚珍视,同时也呈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和渴望。

  • 《经故明静师支离堂》

    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

  • 《酬王正仲登岳麓寺阁见寄》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闻雪》

    洒窗犹作故人来,声到楼头画角猜。闻罢更须凭目力,个中时欲认真梅。

  • 《次韵胡梅泷》

    对梅花每恨匆匆,竟日望断胡梅泷。欲往从之秋水隔,参横月落梦渠侬。

  • 《送契宁上人》

    道契佛祖,身自康宁。行笃言寡,名香德馨。一尘不染,千里前程。番阳浩浩,集云青青。稳泛扁舟短櫂,西风浪平。

  • 《蝶恋花(牛楚)》

    春睡腾腾长过午。楚梦云收,雨歇香风度。起傍妆台低笑语。画檐双鹊尤偷顾。知指遥山微敛处。问我清癯,莫是因诗苦。不道别来愁几许。相逢更忍从头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