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无斁》

敬问晁夫子,官池几许深。
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
待我中痾愈,同君把臂临。
泥涂无去马,夏木有来禽。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寄无斁》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寄无斁
我敬请问晁夫子,官池有多深?
已经有飞鸟降落,又有躺卧的龙在吟唱。
等我病愈之后,与你一同伸臂相拥。
泥涂上的马不会离开,夏天的树上有鸟儿归来。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晁公溯(晁端礼)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晁公溯是陈师道的朋友,也是一位文人。诗中,陈师道敬问晁夫子官池的深度,这里的官池可能指的是晁公溯的住所。他说已经有飞鸟落在那里,意味着有人曾到晁公溯的住所拜访过。接着,他提到有一条龙躺卧在那里吟唱,象征着晁公溯的才华和魅力。作者希望在自己病愈之后,与晁公溯再次相聚,共同分享友谊和文学之乐。最后,作者用泥涂上的马和夏天的树上归来的鸟儿来象征着友情的坚固和持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晁公溯的敬慕之情。通过对官池、飞鸟、躺卧的龙、泥涂上的马和夏木上的禽的描绘,诗词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他对友谊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同时也传递了对友谊长久持久的期盼。这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过丫头岩》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池生碧莲

  • 《雨夜感怀》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耿耿心未平,沉沉夜方半。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 《醉眠亭》

    醉来丰瘁同,眠去身世失。二乐擅一亭,夫子信超逸。杯行徂老春,肱枕颓升日。壮志未及伸,幽愿良自毕。

  • 《新正过沙堤》

    朝雨黄鹂静,春风暗蕊低。极知来令节,未肯踏深泥。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

  • 《方何二公回自郡所得不同作诗戏之》

    南邻博士只破帏,春来数日分春衣。东风陌上催蒙茀,不许看花缓缓归。那此此理未可诉,破费书厨走长路。静思我咎安致然,杳杳人情无问处。归来粉黛包亦结,安得衾绸更罗列。娇儿冬明示须啼,正恐当寒更无袜。命数从来有奇耦,北里士师真好手。一时欢笑父子同,箧载缣缃船载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