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乐事揖兰亭,驻旆名园敞绣扃。
酒盏绿深须露白,花梢红少已多青。
宾裾特盛人间会,公衮能忘物外形。
化笔暂归诗句里,清风一诵醉还醒。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即席依韵奉和司徒侍中上巳会许公亭二首》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这首诗通过描写上巳节在许公亭上举行的盛会,展现了春天的欢乐氛围和人们的愉悦心情。
译文:
春天的乐事在揖兰亭上展开,
旗帜飘扬,名园开启宴会。
酒盏的绿色深浓欲滴,
花梢的红色渐少而多是嫩绿。
宾客们盛装出席这人间盛会,
司徒侍中却能超脱尘俗之形象。
将化墨为笔暂时归入诗句之中,
清风轻吟,仿佛醉酒又清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盛会,以及司徒侍中在其中的表现。诗人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欢乐氛围的场景。
首先,揖兰亭的盛会象征着春天的欢乐。旗帜飘扬、名园敞开,预示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中描写了酒盏的绿色,绿意浓郁,仿佛要滴下露珠,表现出酒宴的热闹和丰盛。花梢的颜色由红转为青,显示出春天的变化和生机。
其次,诗人通过对宾客和司徒侍中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盛会中的不同态度。宾客们盛装出席,彰显了人间盛会的热烈氛围。而司徒侍中却能超脱尘俗之形象,公衮是司徒侍中的官服,能够忘却物外形态,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和超然境界。
最后,诗人以化墨为笔,将盛会的一瞬间暂时归入诗句之中。清风轻吟,仿佛吟诵诗句的声音,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既有醉酒的愉悦,又有清醒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天盛会的场景,展示了人们欢乐的心情和司徒侍中超然的境界。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赋予了春天盛会以深厚的诗意和艺术美感。
松顶雪簪花,山头云裹帽。呼唤贺元正。粲发溪声笑。一不成单,二无两个。漏洩元元化母机,春风未必能包裹。
沟堪揭厉难车水,雨怕讥征不入城。沃野燥刚妨种艺,老农歌哭不成声。
六如第一伽陀字,堂扁剩传弹铗冯。肖象谓当求傅弼,伤麟无复见姬公。发棺义已参坡老,札闼嘲犹忆醉翁。栩栩侯王热人眼,渠知身落大槐宫。
丛祠一炬照秦川,雨散云飞二十年。长路未归萍逐水,旧居难问草平烟。金鞍正伴桐乡客,粉壁犹怀桂苑仙。何必向来曾识面,拂尘看字也凄然。
句耳。”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余续成之意也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
吾宗世住望仙村,华盍峥嵘日在门。忽得祝融尤可重,方知华盖未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