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集贤刘工部隲知衡州》

仁里古湘川,颁条命隽贤。
腰垂丈二组,身下九重天。
山水登临思,庭闱喜懼年。
官曹郎位宿,衣袂御鑪烟。
记事成新史,赓歌有雅篇。
为贪驱弩矢,不從泛楼船。
治道山阴卒,离群藏室仙。
衡阳无过雁,尺素若为传。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诗词:《集贤刘工部隲知衡州》
朝代:宋代
作者:杨亿

仁里古湘川,颁条命隽贤。
腰垂丈二组,身下九重天。
山水登临思,庭闱喜惧年。
官曹郎位宿,衣袂御鑪烟。
记事成新史,赓歌有雅篇。
为贪驱弩矢,不从泛楼船。
治道山阴卒,离群藏室仙。
衡阳无过雁,尺素若为传。

中文译文:
仁里古湘川,颁发诏命嘉贤。
腰悬丈二组,身踏九重天。
登临山水时思念,宫闱内外喜与惧年。
官场郎位历尽宿泊,衣袂沐炉烟。
记载的事迹成为新的史书,赓歌中有优雅之篇。
贪欲驱使弩箭,不从泛舟楼台。
治道的山阴仙人终逝,独自离群隐居于室中。
衡阳无过雁,只留下尺素诗篇传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杨亿写的,他以集贤刘工部隲知衡州为题,表达了对刘工部隲知衡州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仁里古湘川,这是指刘工部隲的出生地湖南仁里。颁发诏命嘉贤,表示他被赐予重要的职位和使命,体现了他的才能和德行。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刘工部隲的形象。他的腰悬丈二组,形容他身材高大威严;身踏九重天,暗示他的地位崇高。这些描写展现了刘工部隲的威仪和统治力。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刘工部隲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涯的喜悦与忧虑。诗人在山水登临时思念着刘工部隲,同时宫闱内外又感到喜悦和惧怕岁月的流逝。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刘工部隲的深厚感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担忧。

诗中还提到了刘工部隲在官场中的历经和功绩。他在官场郎位中历经宿泊,衣袂沐炉烟。这些描写折射出他在政务中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

诗人称赞刘工部隲的事迹被记载成为新的史书,他的赓歌中有雅致的篇章。这体现了刘工部隲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刘工部隲的一些缺点。他被贪欲驱使,不从泛舟楼台,暗示他在权力面前难免受到诱惑和局限。最后,他治道的山阴仙人逝去,独自离群隐居于室中,这表明他在官场中的努力和追求最终没有得到完全的回报,选择了隐居。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了衡阳无过雁,尺素若为传。衡阳是刘工部隲知衡州的任职地,雁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被视为传递消息的使者,象征着刘工部隲在衡阳的治理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流传。

整首诗以赞美刘工部隲为主线,展现了他在政务和文学方面的才华与贡献,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复杂和刘工部隲个人的矛盾与选择。诗人通过对刘工部隲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物和时代的赞美、思考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伟大人物的景仰和对人生命运的反思。

  • 《古意》

    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

  • 《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一一不可拣,於君况夙昔。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於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其传祗斯文,余事博悬掷。尝觇赋千字,诵之当缙笏。戎索赞斗枢,钉气掩剑戟。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忽驱两轓去,惊鸿

  • 《范公亭归途》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 《上元二首》

    火树银花起夜烟,骖驔朱幰竞骈阗。一千户外开金锁,十二里中然玉莲。何日行宫祠太一,谁从摩诘问诸天。歌台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胜去年。

  • 《喻瀼溪乡旧游》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 《客中怀西湖二首》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