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谢李雪林》

日本僧高谊,劳君序拙吟。
名虽传海外,价不及鸡林。
白发消豪气,青灯见苦心。
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寄谢李雪林》是宋代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日本僧侣高谊的佩服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本僧高谊,
劳君序拙吟。
名虽传海外,
价不及鸡林。
白发消豪气,
青灯见苦心。
岂无钟子耳,
但欠伯牙琴。

诗意:
这首诗词是顾逢寄给李雪林的,他借用寄诗的方式向李雪林介绍了日本僧侣高谊,并表达了对高谊的赞赏之情。诗中提到高谊虽然在海外有名,但他的价值不及国内的鸡林(指中国的文人墨客聚集地),这是对高谊的谦虚评价。另外,诗中也表达了高谊虽然年老,但依然保持着豪气和苦心,白发消磨了他的豪情壮志,而青灯照亮了他的苦心努力。最后两句表达了顾逢对高谊音乐才华的称赞,暗示了高谊在音乐方面的不足,但也是对其全面才华的肯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日本僧高谊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高谊的敬仰之情。作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高谊的品德和才华。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高谊的名声与实际价值进行了对照,既表达了对高谊的赞美,又展现了作者的洞察力。另外,通过提及高谊的白发和青灯,作者展示了高谊年老却依然保持着奋发向前的精神,以及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努力的场景,增加了诗词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运用钟子和伯牙琴的比喻,暗示了高谊在音乐方面的欠缺,但也是对其全面才华的肯定,使诗词更加丰富多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日本僧高谊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高谊的敬佩和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高谊全面才华的肯定。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手法,这首诗词呈现了作者对高谊的深入思考和感慨之情,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 《落花》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矴孤。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尽说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 《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 《寿程宰三首》

    作县如弄潮,莫汲半呷水。红旗上岸来,喝采沙河市。拈取第一筹,细柳天风裹。

  •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