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信守徐穉山侍郎》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击江滨。
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寻水北水南人。
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寄信守徐穉山侍郎》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归去来兮莫问津,
有船即买击江滨。
自应一学陶元亮,
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日,
重寻水北水南人。
使君为我新茅栋,
数有书来意甚真。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曾几写给徐穉山侍郎的一封信函。诗中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告别了朝廷,回归故乡,不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他表示只要有船到江滨,就会买下来,不再追逐红尘的喧嚣。诗人提到自己要学习陶元亮,不再需要呼唤祁孔宾等人。他预测了春天的来临,期待重逢北方和南方的友人。最后,诗人感谢徐穉山侍郎为他建造了一座新的茅草屋,表示收到了很多真挚的来信。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曾几对朝廷的离别和对故乡的归乡之情,同时展示了他对内心宁静和友情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船和江滨的描绘,寄托了自己追求自由和返璞归真的心愿。他提到自己要学习陶元亮,表达了对前辈文人的敬仰和学习的决心。诗中的祁孔宾等人被提及,显示了诗人曾几在朝廷中的交往和离别。诗人对春天的预测和对水北水南人的期待,展现了他对友情和重逢的渴望。最后,诗人感谢徐穉山侍郎的关心和给予,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描绘,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共鸣。这首诗词在宋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自然、友情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赵少师自南都访欧阳少师于颍州留西湖久之作》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 《学舍直归晚霁三首》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 《再和制帅》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 《呈明叔七首》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