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良乐眼,收士冀北空。
嗟我孤所期,经世老无庸。
一庄赖芥庵,报厚艾亦丰。
宾实得美谥,表表无终穷。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寄严文炳》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湖良乐眼,收士冀北空。
嗟我孤所期,经世老无庸。
一庄赖芥庵,报厚艾亦丰。
宾实得美谥,表表无终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造在寄给严文炳的信中的思考和感慨。陈造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美丽的石湖景色,但他却无法在北方寻找到令他满意的人才。他感叹自己所期望的志士难以寻觅,而他在经世之道上已经老去,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机会。他提到了一个叫芥庵的地方,这可能是他现在居住的地方,他表示自己宁愿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余生,也不愿去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最后,陈造表示,客观地获得美名尽管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名誉却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因为人生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
赏析:
《寄严文炳》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陈造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现实相结合,通过对石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北方人才匮乏的失望。诗中的“嗟我孤所期”和“经世老无庸”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实现抱负的困惑和无奈。芥庵则成为他遁世的归宿,他宁愿过简朴的生活,不愿追逐功名利禄。最后两句“宾实得美谥,表表无终穷”,则表明作者对外界赞誉的看法,他认为荣誉和名声虽然可贵,却是暂时的,最终会逝去。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给人一种淡然处世的感觉。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泣路同杨子,烧山忆介推。清明明日是,甘负故园期。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