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墅两冯君,风霆蔼休问。
自昔从之游,诗力借馀润。
夫君凛一敌,鸿笔上群俊。
旧坛今寻盟,得句毋我靳。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寄严文炳》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墅两冯君,
风霆蔼休问。
自昔从之游,
诗力借馀润。
夫君凛一敌,
鸿笔上群俊。
旧坛今寻盟,
得句毋我靳。
诗意:
这首诗以写给严文炳的寄语为题,诗人陈造表达了对两位冯姓朋友的赞赏和敬意。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才华,如风暴般磅礴的气势和雄奇的笔力。陈造自幼与他们结识,一直以来都受益于他们的友谊和文学的熏陶。在他们的影响下,陈造的诗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借鉴了两位朋友的才华,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出色。陈造感慨万分,他希望与两位朋友再次相聚,共同交流文学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陈造对两位冯姓朋友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他们的文学才华使他们在文坛上脱颖而出,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陈造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受到了他们的启发和影响,提升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诗中的"风霆"形容两位朋友的才华犹如狂风暴雨一般,强大而威严,"鸿笔上群俊"则形容他们的笔力高超,能够与众多才子齐名。陈造希望能够再次与他们相聚,一同共进,共同追求文学的境界。整首诗抒发了陈造对友谊和文学的珍视,以及对两位冯姓朋友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陈造对两位朋友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对文学的追求。它不仅展示了友情的珍贵,还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玄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复王屋。不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家家山色对春湖,日日春风听鹧鸪。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