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饥鹰词》

遥想平原兔正肥,千回砺吻振毛衣。
纵令啄解丝绦结,未得人呼不敢飞。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作品评述

《饥鹰词》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章孝标。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遥想平原上的兔子正肥壮,
它的喙已经磨砺了千次,
它振动着羽毛衣。
即使有丝绦交缠在一起,
只要没有人呼唤,
它也不敢飞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饥饿的鹰,它在遥远的平原上观望着一只肥壮的兔子。鹰已经磨砺了千次的喙,并振动着羽毛准备捕捉兔子。然而,尽管它渴望飞翔解渴,但只有当有人呼唤它时,它才敢离开丝绦的束缚,飞向自由。

赏析:
《饥鹰词》通过描绘鹰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渴望自由的心情。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现了饥饿的鹰对飞翔的渴望和束缚的现实。鹰已经磨砺了千次的喙,它振动着羽毛衣,显示出它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捕捉兔子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尽管它有能力飞翔,但只有当有人呼唤它时,它才敢解开束缚,飞向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鹰与兔子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困境。有时候,虽然我们已经准备好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但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或缺乏支持,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或推迟。诗中的饥鹰就像是我们的心灵代言人,它渴望飞翔,但却需要得到外界的呼唤和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将饥鹰的心情与人们的内心体验相联系,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产生共鸣,并思考人与现实的关系。这也是唐代诗词独特的魅力所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将个体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经验相结合,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庚申度夏自适》

    透脱逍遥游外,远离烦恼浊中。夜夜满怀明月,时时入梦清风。

  • 《徐雪舟为画蓝涧草堂图》

    碧草连书屋,苍山对画图。鹤巢秋树小,渔艇夕阳孤。野色晴初远,溪云淡欲无。浮楂倚盘石,把钓任潜夫。

  • 《清胜轩夜话》

    残灯结花满堂红,酒兴未已诗兴浓。寒云蠹星锁翠空,一林幽竹夜呼风。逸士倚楼啸玉龙,秋声泣露落梧桐。把酒论文开心胸,墨甜相催话未终。香篆飞蛇穿帘栊,邻鸡唤晓何处钟。摩挲醉眼栏干东,茶铛无火召玉童。

  • 《林知录和余梅百咏》

    一已为多况百哉,得君诗卷久惊猜。乍疑姑射山头比,谁唤勾芒雪里回。委壤可怜渠有命,倾城岂是子无媒。直须著意描香影,和靖宗人合咏梅。

  • 《许正卿伤臂》

    危机在平地,险不是丘陵。偶尔一投足,几乎三折肱。鞠躬难尽力,攘臂必须绳。他日三公贵,轺车好节碑。

  • 《樱桃花》

    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