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郢繁雄亚上都,莫愁风韵未应殊。
小园依旧深红色,曾辱遨头载酒无。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寄郢州崔守八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楚郢的繁华和风景为主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守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郢繁雄亚上都,
莫愁风韵未应殊。
小园依旧深红色,
曾辱遨头载酒无。
诗意:
楚郢指的是楚国的郢都,这里繁华壮丽,与上都(京城)不相上下。诗人表达了对楚郢的景色和氛围的称赞与赞美。他认为楚郢的风景与京城并不相上下,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楚郢的风韵独特美丽。诗人也表达了对崔守的思念之情,他们曾一起游览过楚郢,一起品味了那里的美景和美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楚郢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楚郢繁雄亚上都”揭示了楚郢的繁华和辉煌,将其与当时的京城相媲美。接着,“莫愁风韵未应殊”表达了诗人对楚郢独特魅力的赞美,暗示着楚郢的景色和氛围并不逊色于京城。整首诗以楚郢为背景,展示了其美丽和特色。
后两句“小园依旧深红色,曾辱遨头载酒无”则呈现了诗人对崔守的思念之情。小园深红色的景色可能是崔守所喜爱的景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崔守曾一同欣赏过这样美丽的景色。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曾希望与崔守一起游览楚郢的愿望,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诗人感到了一丝遗憾。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楚郢的景色和崔守的思念之情,展示了楚郢的美丽和繁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伤感和遗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楚郢的魅力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蒙。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夜满枝新绿、替残红。蘋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记得观灯凤楼上,百条银烛泪阑干。
百年如梦竟何成,白发重来此地行。还似萧郎许玄度,再看庭石悟前生。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