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莲子见芳鲜,花叶同心缩翠拳。
欲记池莲多少朵,一枝荷叶一枝莲。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己酉夏偶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开莲子,显现芬芳的鲜美,
花瓣和叶子心心相印,紧握着嫩翠的拳头。
想要记下池塘中的莲花有多少朵,
一片荷叶上托着一朵莲花。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莲花为主题,通过剥开莲子和描述花叶的动作,展示了莲花的美丽和神奇之处。莲子是莲花的果实,剥开它,可以看到鲜美的内部。而花瓣和叶子紧密结合,就像是一双紧握的拳头,传递着莲花的生机和力量。诗人想要知道池塘中莲花的数量,但他只需要一片荷叶上的一朵莲花,就能感受到莲花的完美和丰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莲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剥开莲子和花叶紧握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莲花的鲜美和力量,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愉悦感受。诗人通过对池塘中莲花数量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美的追求。整首诗以莲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纯洁、完美和丰盈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将莲花的美丽和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好的诗意享受。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