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

我老愿为臧丈人,君今少壮岂长贫。
好须自致青冥上,可且相从寂寞滨。
深谷黄鹂娇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
寻幽触静还成兴,何必区区九陌尘。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寄张谔招张安国金陵法曹》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老愿为张臧先生传递信息,
你如今年轻力壮怎能长久贫困。
你应该自己努力上进,
我们可以一起共享寂寞的滨水之地。
在深谷中黄鹂娇叫唤引着子女,
在曲碕上翠碧的巧妙地藏身。
探寻幽静之地会使心情愉悦,
何必在繁忙的街道尘埃中奔波。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致函给张谔,邀请他的朋友张安国一同到金陵(现在的南京)从事法律工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王安石对张谔和张安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安国的期望和鼓励。诗中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追求宁静和自我修养的愿望,以及远离繁忙喧嚣的欲望。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王安石对张谔和张安国的情感和期望,情感真挚而朴实。
2.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繁忙的城市和幽静的自然环境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诗中的自然描写生动而细腻,通过描绘黄鹂引子、碧绿的曲碕等景物,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心灵的愉悦和宁静。
4. 诗词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倡导远离功名利禄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充满了温情和深意,表达了王安石对友谊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也希望读者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秦人谣》

    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

  • 《诗一首》

    落日映山岊,万峰苍翠深。风生九秋意,人动五湖心。溪曲半帆出,天遥孤鹬沉。白云空满自,无处问归音。

  • 《宋中遇陈二》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 《山园杂赋》

    初夏未觉暑,微阴殊胜晴。藤冠称新沐,蓴菜解余酲。偶据盘陀坐,还扶楖栗行。平生志勋业,今日一毫轻。

  • 《次韵赠郭侯》

    郭侯智勇两俱长,驿骑何时诏检黄。胡运于今已灰口,看君万旅出渔阳。

  •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青阳布治周三纪,黄屋非心正九年。圣子有为今出震,天公不宰旧乘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