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张氏女弟》

十年江海别常轻,岂料今随寡嫂行。
心折向谁论宿昔,魂来空复梦平生。
音容想像犹如昨,岁月萧条忽已更。
知汝此悲还似我,欲为西望涕先横。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寄张氏女弟》是一首宋代王安石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江海别常轻,
岂料今随寡嫂行。
心折向谁论宿昔,
魂来空复梦平生。
音容想像犹如昨,
岁月萧条忽已更。
知汝此悲还似我,
欲为西望涕先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与张氏女弟的别离之苦。十年的江海分别似乎并不算长久,但如今意外地与寡嫂一同离去。诗人感到心灵受挫,不知向谁倾诉往昔的事情。当灵魂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时,发现一切都是空虚的,就像做了一个平常的梦一样。记忆中的音容貌似昨天,但岁月的流逝却使得一切变得苍凉和陌生。诗人理解张氏女弟此刻的悲伤情绪,因为他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想要向西方眺望,内心的悲伤先于眼泪而涌上心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之痛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展示了人们在分别与陌生环境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诗中的“心折向谁论宿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依无靠的状态。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环境,无法与任何人分享自己的过去,感到心灵的撕裂和痛苦。

诗中的“魂来空复梦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迷茫。诗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就像是做了一个梦一样。这种感觉使他对现实的认知产生了怀疑和困惑。

最后两句“知汝此悲还似我,欲为西望涕先横”则展示了诗人对张氏女弟的同情和共鸣。他理解她此刻的悲伤情绪,因为自己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他们都想要向西方的故乡望去,内心的悲伤早已溢满眼泪。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失望和思乡之情,引发读者对离别和迷茫的共鸣。

  • 《又和后九首》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

  • 《成石屏诗后枕上再赋》

    十年欲作石屏题,覃思冥蒙意转迷。枕上呻吟翻了此,短蓬秋雨宿浯溪。

  • 《破琴》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 《题李世南画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 《钱氏隐居三首》

    远树高低见,清溪曲折流。草眠耕后犊,波泛狎余鸥。醒醉无人管,登临各自愁。扁舟大如叶,烂漫作春游。

  • 《赠翦字吴道人》

    宝晋云烟杂海涛,玉溪花月写风骚。一生不倩毛锥子,只倩并州快翦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