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张至秘校》

关山一里一重愁,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西楼吟断月如◇。
柳绵飞後春应减,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亦应沟水更东流。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张至秘校》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关山一里一重愁,
念远伤离两未休。
南陌望穷云似帐,
西楼吟断月如◇。

柳绵飞后春应减,
兰径荒时客倦游。
拟寄东流问沟水,
亦应沟水更东流。

中文译文:
一座关山,一里一重愁,
思念远方,伤离别之痛未曾停歇。
南边的道路望去,云雾似乎是一幅帷幕,
西楼上吟唱的声音戛然而止,月亮如同一个◇。

柳絮飞舞过后,春天的气息应该减弱,
兰花的小径荒芜时,旅客也感到疲倦。
我想寄一封信给东流的沟水,询问它的近况,
但沟水也许会告诉我,它更向东流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的感受。诗中的关山和远方象征着离别和思念的隔阂,而愁绪则在每一里路上加重。诗人望着南边的云雾,感觉它们像一幅帷幕,将自己与远方隔绝开来。西楼上的吟唱声戛然而止,月亮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些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春天的变迁和旅客的疲倦。柳絮飞舞过后,春天的气息逐渐减弱,兰花小径也变得荒芜,这些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寄一封信给东流的沟水,希望了解它的近况。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沟水也许会告诉他,它正向更远的东方流去,这种描写暗示了时光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韵味。

  • 《真宗永定陵》

    金石凝虚筍,旌旗落暗尘。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

    杖藜乘兴出,佳处每关情。白石溪流浅,黄花篱落清。林烟经雨薄,野日傍山明。赖有杯中物,愁怀得暂平。

  • 《登郢州白雪楼》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时淮西寇未平。]

  • 《初入湘中有喜》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 《琴调相思引》

    生碧香罗粉兰香。冷绡缄泪倩谁将。故人何在,烟水隔潇湘。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长。一些儿事,何处不思量。

  • 《春夏之交风日清美欣然有赋》

    天遣残年脱馽鞿,功名不恨与心违。绿陂细雨移秧罢,朱舫斜阳擘纸归。花市丹青卖团扇,象床刀尺制单衣。白头曳杖人争看,共叹浮生七十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