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寄知来弟》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尺木未阶龙久蛰,衔芦不稳雁斜行。
仕涂田舍成三已,世态江湖合两忘。
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知来弟》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霏霏寒日陨清霜,勃勃阴风出土囊。
中文译文:稀疏的寒日洒下清霜,蓬勃的阴风吹开尘土。

诗意: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运用微妙的意象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作者通过寒日洒下清霜和阴风吹开尘土的描写,展现了严寒的冬季景象。这种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刻画,还蕴含着对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赏析:诗人通过"霏霏寒日陨清霜"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寒冷的天气使得清晨的阳光显得稀薄而寒冷,清霜从天空中洒落下来。"勃勃阴风出土囊"则形容了寒风的威力和猛烈,它吹开了土地上的尘土。这种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

整首诗词通过抒发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思。在严寒的冬天,人们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无术忧民缘底瘦,一杯豆粥爇心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豆粥作为简朴的食物,象征着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将心中的愿望和热情化作一杯香浓的粥。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抒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同时,通过简朴的饮食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乐观与希望。整首诗词含蓄而深刻,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次韵酬新九江使君赵明达二诗仍送自制香饼白》

    纷纷金佩与瑶环,骨相如吾敢妄攀。居处保曾离城郭,襟期终不负湖山。杉帝试履拖云湿,石上敲钩破藓斑。冲晓樵童便来往,思量谁是我投閒。

  •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昔听东武吟,壮年心已悲。如何今濩落,闻君辛苦辞。言有穷巷士,弱龄颇尚奇。读得玄女符,生当事边时。借名游侠窟,结客幽并儿。往来长楸间,能带双鞬驰。崩腾天宝末,尘暗燕南垂。爟火入咸阳,诏征神武师。是时占军幕,插羽扬金羁。万夫列辕门,观射中戟支。誓当雪国雠,亲爱

  • 《奇父先至湘阴书来戒由禄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

    云接湘阴百里松,肃肃穆穆湖南风。随时忧乐非人世,迎我笙箫起道中。竹舆两面天明灭,秋令不到林西东。未必禄唐能办此,题诗着画寄兴公。

  • 《绍兴朝日十首》

    天宇四齐,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仰瞻蠼灵,位居其中。既安既妥,沛哉岂融。

  • 《寄河阳王宣徽》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 《仲宗访我筠溪出陪富丈粹之游天宫诗见索属和》

    作伴仟翁觅转春。净坊俱现宰官身。兰亭梦想如三月,莲社追游少一人。雨磴劳君鸣屐齿,风轩为我扫衣尘。应怜野老闻韶后,旋束蔬肠学练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